昨天(5月8日),共青团宁波市委、宁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布的《青年幸福感调查报告分析》显示,宁波地区青少年处于比较幸福状态,对目前“身体健康状况”是幸福感调查中最高的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青少年的幸福感会逐渐下降。
调研样本量共计为1500份,涉及宁波市11个县(市)区,其中:社会青年的调查对象为各县(市)区年龄在18—35周岁的非学生人群;大学生的调查对象为宁波地区在校大学生与大专生;中学生的调查对象为宁波地区在校初中生、高中生以及职高学生。
“食品安全”成青少年关心因素
“假羊肉”、“穿越奶”、“毒姜”……近期频频出现的“食品安全”问题,受到青少年的极大关注,吃得安全成为青少年幸福感的重要来源。
而当下的物价水平,在青少年眼中多是一个“贵”字。在所有幸福感指标中“物价”一项得分最低,社会青年群体仅为4.27分,大学生群体也只有5.32分。
钱不经花的另外一方面是赚钱不够多。收入带来的幸福感中,社会青年只有在月收入5000元以上时,幸福感达到相对最高值。
值得关注的是,收入和幸福感并不完全成正比。月薪2000元至5000元之间幸福感会处于低谷,这个收入群体的幸福感甚至会低于2000元以下的群体。分析认为,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2000元以下群体职业压力,要低于2000元至5000元群体。
数据显示,近三成的中学生感觉自己的学习压力很大。中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不是考试和作业,而是家长和老师。
虽说,学校的社团活动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一个重要渠道。但调查中发现,学校的社团活动活跃度不高,非常活跃的中学生仅为17.5%,有3.5%的中学生不知道学校的社团活动。
找到工作和找到好的工作,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压力,高达74.4%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毕业后存在就业压力。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,让一些大学生想到自主创业,三成多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考虑创业,六成表示可能会去创业。
社会压力带来幸福感下降
尽管调查显示,宁波地区青少年总体上处于比较幸福状态,但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接触增多,青少年面临的社会压力也越大,幸福感呈现下降趋势。
数据显示,在100分值里,40至70分是“比较幸福”。其中,中学生幸福感相对最高,得分为76分;大学生其次,得分71.5分;而社会青年最低,得分66分。
分析认为,相比中学生主要面临的学业压力,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,而进入社会后,青少年要承受住房问题、收入差异、职业幸福感等压力,没有充足的自信和梦想追求让青少年缺乏追求幸福的动力。
报告指出,青少年的自信主要由学习、人际关系、精神状态、能力等几个方面组成,需要社会、老师、家长配合,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与培育。
|